11月6日上午,健康与康复系教师团队来到了临沂市郯城县马头镇,专程拜访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郯城挂门笺)代表性传承人张乃苍老师。
挂门笺,又称“挂门前”“门吊子”,是山东地区集中流行于临沂、潍坊、枣庄等地的民间传统剪纸艺术。张老师传承的郯城挂门笺技艺,在当地可追溯至明代。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他14岁便跟随祖父学习制作这项技艺,孜孜以求半个世纪,始终坚持和发扬着郯城挂门笺的传统制作工艺,探索形成了绘、剪、凿、套、镶、贴等多种工艺的逐色镶嵌方法。我系教师被这项传统技艺的文化、特色所吸引,并在张老师的指导下,体验了挂门笺的制作过程,切身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魅力。
通过深入了解这项非遗技艺,开阔了我系教师的视野,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为进一步开展基于非遗项目的传统文化教育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