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上午,健康与康复系“探寻非遗文脉”三下乡团队来到了位于临沂市兰山区的临沂铁路俱乐部,拜访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琅琊剪纸)代表性传承人林化强老师,深入了解琅琊剪纸的特色与魅力。
作为琅琊剪纸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林化强老师向同学们介绍着这项技艺和他学习创作的历程,琅琊剪纸,起源于明末清初,代表着临沂地区传统的手工艺文化,以单色裁剪为特色,题材涵盖民俗故事、吉祥符号等,兼具装饰性与文化内涵。他自幼受其外祖母、母亲剪纸技艺的熏陶,历经数十年实践,其设计的剪纸图案拥有5项国家专利,近百幅作品获国家著作权,数十件作品被博物馆及国内外知名人士收藏。同学们被林老师一组《百年辉煌》《花开中国》《中国梦》等作品所吸引,这是他专门为建党百年精心创作的,将传统文化与红色主题结合,表达了热爱祖国、祝福人民的美好心愿。在林老师的工作室,在他的亲自指导下,大家体验了琅琊剪纸的制作过程——绘、剪、刻、锉、铰、贴、镶等多种工艺于一体,大部分同学是第一次接触传统剪纸,动作手法虽然笨拙,但也是认真专注,现场体会到了动手剪纸的趣味。
红纸、剪刀......,在“守艺人”林老师的手中,转变为妙趣横生、内涵丰富的剪纸作品。剪纸非遗不仅仅是一项技能或艺术形式,更是沂蒙历史和文明的见证,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将认真学习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品格,坚定理想信念与文化认同,努力成长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弘扬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