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弦歌未止  薪火相传——健康与康复系“探寻非遗文脉”团队聚焦弦子戏保护与传承

发布日期:2025-07-22    浏览次数:

  为贯彻落实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提升社会实践能力,丰富课余生活,7月上旬,健康与康复系“探寻非遗文脉”三下乡团队来到兰山区枣园镇,拜访弦子戏传承人刘妮老师,聚焦传统戏剧戏保护与传承。

  本次拜访的传承人——刘妮老师,是临沂市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弦子戏代表性传承人。前期,同学们精心组织筹备,积极与刘老师取得了联系,怀着对传统曲艺文化的敬畏与好奇之心,开始了拜访交流活动。刘老师热情接待了同学们,向大家介绍了弦子戏的起源、发展以艺术特色,讲述自己学习的历程。她在2001年学习幼师期间接触弦子戏,长期坚持学艺、演出,并自主研习剧本创作,于2019年组建兰山区弦子戏艺术团。刘老师详细地她一边讲解,一边现场表演,细腻的表情、生动的肢体语言、独特的唱腔,同学们目不转睛地欣赏,不时鼓掌叫好,感叹传统文化的魅力。互动环节中,面对同学们“弦子戏在现代社会中面临哪些挑战”的提问时,刘老师语重心长地说:“最大的挑战还是人才不足,年轻人对这门艺术了解甚少,甚至觉得它有些过时......弦子戏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承载着我们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情感,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传承和发扬。”这些年,刘老师也在积极推动弦子戏进当地校园活动,在枣园小学、岔河小学等设立非遗课堂,通过历史讲解、角色互动等形式传授技艺。同学们在刘老师带领下参观了弦子戏展馆,大家看到了一百多年来一代代弦子戏手艺人亲手缝制的戏服、鞋子,各类演出道具、资料,深刻感受到当地政府与民众为保护和发展传统戏剧做出的努力。

  活动结束时,刘老师深情的说,咱们的弦子戏剧团正在排演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新编历史戏和现代戏,力争使古老剧种与时俱进,让弦子戏在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得以体现和传承。

  通过寻访,同学们近距离的体会到弦子戏的独特魅力和传承人不断创新、传播传统曲艺文化的实践历程。大家纷纷表示,传承人对弦子戏的热爱和坚守让人感动,同学们也将为宣传弦子戏贡献自身绵薄力量,让更多人关注了解传统曲艺。






上一篇
下一篇